
2024年9月1日起将实施的新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然而,有实地调查显示,部分销售商在限速问题上采取了规避手段——车辆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上限始终为25公里/小时,即便实际行驶速度远超该数值,仪表读数也不会发生变化。
据体验测试显示,一些原本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在加装特定控制器或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后,实际行驶速度可明显超过25公里/小时,个别车辆甚至达到每小时40公里以上,而仪表盘仍显示为25公里/小时,形成“表显合规、实则超速”的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解除限速的技术手段更加隐蔽,主要通过解码设备修改车辆控制程序,或直接更换控制器实现。这类操作过程简便,且不会在车辆外观上留下明显痕迹,仪表读数也始终控制在法定限值内,因此更难被识别。
但此类改装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解除限速后,车辆的运行参数发生改变,原有的制动系统可能无法匹配更高的行驶速度,导致制动性能下降,增加骑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监管措施正在加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检查,重点查处销售环节中为车辆解除限速的行为,力求从源头遏制违规改装。
有研究人员认为,如何妥善处理现有超标车辆,将是今后电动自行车管理中的关键难题。建议通过推动老旧车辆回收与置换,提高公众更换合规车型的积极性。同时,应对关键零部件实施编码管理,实现从生产、销售到维修的全链条追溯,防止正规配件流入非法改装市场,从而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的蔓延。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自行车“表显合规实则超速”乱象https://ebike.zol.com.cn/1018/1018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