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小米汽车宣布,搭载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开始向小米SU7系列车型推送,适配SU7 Pro、Max及Ultra车型。值得注意的是,新款车型YU7在出厂时已预装该版本系统。
官方介绍,此次升级后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多项核心体验上实现优化:车辆加减速过程更加平顺,驾乘舒适性显著提升;绕行动作更为灵活,决策更加果断;通过路口时流畅度增强,对复杂道路环境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加深。
与此前的300万Clips版本相比,1000万Clips版本在具体表现上有多项提升:纵向行驶舒适度提高57%,加减速控制更趋线性,即便在拥堵路况下频繁启停,也能有效减少晕车感;绕行成功率提升67%,面对临时占道停车或狭窄路段会车等场景,系统能快速做出精准决策,路径规划更为可靠;路口通行成功率提升23%,对国内复杂路口的通行逻辑理解更深入,即便在人车混行的城中村或老旧城区也能稳定通行。
所谓“Clip”,通常指由车辆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同步采集的一段多模态数据,记录某一时间段内的完整交通情境。1000万Clips意味着系统训练所依赖的数据集包含一千万个高信息密度的动态场景片段。
可以通俗理解为,这相当于系统积累了相当于人类驾驶员数十年的驾驶经验。训练数据的规模越大,系统的决策能力通常也越强。有车企曾比喻,1000万Clips级别的模型已具备接近职业司机的驾驶判断力。
不过,不同企业在算法架构和数据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并非所有采用1000万Clips数据训练的系统都能达到相同水平,实际表现仍需结合整车智驾系统的综合调校来看。目前,已有包括小鹏、理想、奇瑞、吉利在内的多家汽车品牌宣布其智能驾驶数据积累达到1000万Clips量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米汽车推1000万Clips智驾系统https://ebike.zol.com.cn/1022/1022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