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折射公共交通不足 提升服务水平才是破局之道
无论是个人电动车还是共享电动车,它们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规划中的先天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广州、佛山、南京、重庆、深圳等城市上班族每天的公交通勤时间已经超过48分钟,通勤距离也普遍在15公里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也是电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量较高的城市。
曾经看过某网友的留言,“电动车冬天冷夏天热,风吹日晒,骑车防交警停车防小偷,要不是公交车挤不上等不来还各种堵,谁XX愿意骑电动车”,相信这位网友说出了很多电动车用户的心里话。公共交通服务的不足为共享电动车发展提供了机会。
共享电动车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民众的出行需求,所以一味的禁止只是掩耳盗铃,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在叫停共享电动车、严管电动车上路的同时能否意识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非民众,而是严重缺失的公共服务逼迫民众不得不选择一种“看上去有问题”的方式去解决自身诉求。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之前坐火车几乎人手一个充电宝,而现在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因为铁路部门已经在高铁车厢座位下提供了电源接口。同理,如果公共交通能够满足民众出行通勤需求,共享电动车的发展空间就会丧失,禁令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总结:
叫停共享电动车无论是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要么抓紧时间改善公共交通条件,要么下大力气规范电动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简单的一禁了之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共享电动车京沪新政绝非一禁了之那么简单//ebike.zol.com.cn/637/6376330.html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