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近日正式建成,目前正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该产线由广汽集团建设,标志着我国在车规级全固态电池领域率先实现了60安时以上产品的量产技术准备,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初步条件。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同,全固态电池内部不含任何液态成分,完全采用固态材料构成。这一结构上的根本变革带来了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这类电池能够承受高达三四百摄氏度的高温环境,远超传统液态电解液在两百摄氏度以下的耐受极限,从而大幅提升了热稳定性。
据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当前研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主流电池提升近一倍。这意味着原本续航50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型,在搭载该电池后有望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表现,极大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安全性方面,全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目前最接近“不起火”目标的电池技术之一。其固态结构有效抑制了热失控的传播路径,从根本上降低了自燃风险。随着技术不断优化和安全设计持续完善,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增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坚实的底层保障。
按照规划,该款电池预计2026年进入小批量装车测试阶段,2027年至2030年间逐步推进规模化应用。随着高续航、高安全性的电动车日益普及,消费者在面对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选择时,或将迎来新的思考维度。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https://ebike.zol.com.cn/1087/108742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