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本的一支研究团队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由京都大学、丰田等机构联合组成,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技术。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电池的正极单位体积容量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了约3倍,预计其体积能量密度可达到锂离子电池的2倍以上,为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使用了一种名为“氮化铜”的新型电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不同,氮化铜通过与氟化物离子发生反应,每个氮原子可以获取3个电子,从而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容量。同时,该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能够在数十次充放电循环中保持稳定性能。
京都大学教授内本喜晴表示,利用氮等“阴离子”参与化学反应的电池设计在科学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此次开发的电极材料非常适合应用于下一代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不仅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还能提供更大的能量密度,因此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
研究团队透露,采用这种新型电极材料的全固态氟化物离子电池,有望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从目前的600公里左右提升至1200公里左右,大幅增强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市场吸引力。目前,团队正在加紧推进负极材料和固体电解质的研发工作,目标是在2035年后实现这一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东京大学、兵库县立大学、东北大学和东京科学大学等机构的共同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日本团队开发新型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续航或达1200公里https://ebike.zol.com.cn/953/953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