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围绕某新能源汽车风阻系数的争议引发广泛关注。起初,一位博主发布视频质疑一款国产电动车的风阻系数实测达到0.28Cd,与厂家公布的0.21Cd存在明显差异。该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甚至引起海外关注。
为回应质疑,该车型厂商在直播中公开进行了风阻测试,结果显示其最新款纯电车型最低风阻系数为0.217Cd;即便在使用普通外后视镜、升高悬架和运动轮毂的情况下,风阻系数也仅为0.2509Cd,远低于博主所称数据。测试过程中所用车辆状态明确为量产版本。
在相关测试结果公布后,厂商要求该博主对不当言论进行澄清和道歉。随后,博主发布了一段道歉视频。然而,在视频中出现的一段测试画面截取,引发了新的误解,被部分观众认为测试车辆并非量产车。这导致新一轮关于测试结果真实性的讨论,相关品牌再次面临舆论压力。
对此,厂商表示该博主在道歉过程中存在断章取义、误导公众的行为,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声誉,并已就此采取法律手段,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与商誉损害共计一千万元。此举也刷新了国内企业针对自媒体内容发起索赔金额的纪录。
事件发生后,涉事博主表示已关注到相关声明,将会认真应对,并承诺不再占用公共讨论空间。厂商方面则重申测试所用车辆为标准量产版,并在测试结束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详细说明。
此次事件反映出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参数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凸显了信息传播过程中准确性和责任归属的重要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能源汽车风阻争议升级https://ebike.zol.com.cn/982/982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