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国在2019年出台了针对燃油车尾气治理的验车制度。2020年,进一步明确规定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必须前往专门的汽车排放性能维修站(简称M站)进行专业维修。然而,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治理的要求日益严格,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
近日,一份最新的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多地出现了关于M站乱收费、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投诉,且数量逐渐增多。调查显示,尾气治理相关维修业务的增长,使得部分不具备专业维修能力的M站混入市场,导致行业乱象频发。
中国汽车质量领域专家阚有波指出,尾气超标可能由超过100种原因引起,但许多修理厂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通常只采取“清洗三元催化器、使用优质燃油、更换火花塞”这三种常规手段,实际上只解决了约3%的问题,而剩余97%的潜在故障却被忽视。这种现象成为当前M站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
除此之外,部分M站还存在通过造假手段帮助尾气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的行为。例如,有些M站在车辆检测前临时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待检测通过后便将其拆除。更甚者,一些M站在取得资质后,仅收取所谓的“解锁费”,并未对车辆进行实际的尾气治理,而是利用自身资质向检测机构传递虚假数据,为不合格车辆提供虚假合格证明。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24年底,生态环境部联合其他五个部门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了8916家M站及相关维修机构,发现其中2185家存在问题,占比达到25%。这一比例表明,行业内的治理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正加强对检测机构和M站的监管力度,并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专家呼吁,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提升行业整体的专业水平,以确保尾气治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多地M站被曝乱收费弄虚作假,尾气治理行业乱象调查https://ebike.zol.com.cn/961/961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