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已完成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该文件在延续对车辆百公里加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明确规范。
文件明确要求,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须配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当车辆处于静止或低速蠕行状态时,系统应能有效识别误操作并限制动力输出,同时通过明显的声光信号提醒驾驶人注意操作状态。
在整车安全设计方面,标准提出,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必须具备自动切断动力电路的能力。当车辆在纵向或横向运动中,于150毫秒内发生不低于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突变,或车辆触发不可逆约束装置时,系统应自动执行断电操作,以降低事故风险。
针对车长达到或超过6米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标准设定了更为严格的电池安全指标。在电池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后,电池箱外部应在至少5分钟内不发生起火或爆炸现象,以提升公共交通安全水平。
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管理方面,新规要求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在启动后须通过生物识别或账号登录等方式,验证驾驶人已完成相关使用培训,方可允许其启用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同时,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且车速超过10公里每小时时,车辆应采用手部脱离检测与视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判断驾驶人是否保持对驾驶任务的有效参与,确保人机协同的安全性。
此项规定将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规避辅助驾驶监管的设备形成技术制约,提升系统使用的规范性。
为避免驾驶分心,标准还对车载信息显示作出限制: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10公里每小时,驾驶室前方的显示装置,包括中控屏、抬头显示等,不得开启或播放娱乐影像内容,亦禁止运行游戏类应用程序,以保障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的注意力集中。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2025年机动车安全新规:强化电车电池与智驾系统管理https://ebike.zol.com.cn/1080/108076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