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国在锂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由天津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相关单位经过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的研发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研究团队介绍,此次研制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模组电池达到480瓦时/公斤,相比当前主流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升了2至3倍。相关研究成果已于8月13日正式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锂金属电池因具备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其电解液设计在性能与寿命之间难以取得平衡,长期以来成为限制该类电池发展的关键难题。
本次研究中,团队提出了全新的“离域化”电解液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电解液对溶剂化结构的依赖,有效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与稳定性,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与优良综合性能的统一。
目前,该新型电池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三款国产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使其实测续航时间提升了2.8倍,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科研团队已全面掌握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相关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为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国锂电池技术获重大突破 能量密度提升2至3倍https://ebike.zol.com.cn/1030/103053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