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因存在起火风险,长期以来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难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安全隐患,成为行业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
近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电池设计方案,并已成功制造出原型电池。该电池的最大亮点在于内置了灭火系统,从结构上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研究人员介绍,这一集成式灭火机制不仅大幅提高了电池的热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其电化学稳定性,不仅能有效抑制燃烧,还能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在实验中,科学家在电池阴极中添加了一种阻燃聚合物材料。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电池开始出现过热现象,此时该聚合物会逐渐分解,并释放出具有阻燃作用的自由基,从而延缓甚至阻止可燃气体的积累。
当温度升至120摄氏度时,传统锂电池可能在短短13分钟内发生爆炸并引发猛烈燃烧,火焰温度甚至可达1000摄氏度。而新型电池在面对极端高温环境时表现优异,在220摄氏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未出现失控现象。
这一技术突破有望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其他依赖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大大降低火灾隐患,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科院研发内置灭火系统锂电池,安全性能大幅提升https://ebike.zol.com.cn/1015/1015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