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
上周,一家权威机构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文件,报告深入探讨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在电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以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为核心,其电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多变。报告指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将尚未充分验证的新技术直接应用于量产车型中,这可能为行业发展埋下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报告还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介绍了涵盖“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个维度的NESTA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高压大功率快充”“组合辅助驾驶”“极限驾驶”“汽车雷击”等验证项目首次被纳入研究范围。
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该机构针对电磁安全、充电安全与品质、热管理品质等专项领域,推出了多项技术验证品牌,包括“汽车电磁防护技术验证(EMTA)”“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CCTA)”“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Premium Charge)”以及“高品质热管理系统技术验证(PITMS)”。
据悉,负责运营这项工作的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的公司,该公司隶属于国内一家权威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其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基地的主体运营单位。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发布https://ebike.zol.com.cn/978/978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