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发展历程
ABS技术于20世纪初首先应用于火车上,其目的是放置列车在制动时车轮抱死而产生局部摩擦,使车轮和钢轨过早失效、损坏。后来又被应用于飞机上,以防止飞机着陆后制动跑偏或前栽,可大大缩短滑行距离。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ABS技术才开始应用于豪华轿车上,8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与汽车。
摩托车ABS的技术革新
1988年,德国宝马公司率先将德纳公司生产的Mark Ⅰ型汽车级ABS移植到宝马K100RS型摩托车上,成为世界上第一辆装有ABS的摩托车。由于第一代Mark Ⅰ成本高,体积大、质量大,不适于安装在空间极其有限的摩托车上,未能推广。直至1990年,专为摩托车打造的第二代质量仅为6.9kg的MarkⅡ型ABS问世后,才得以循序发展。
如今,我国民用汽车基本都加装了ABS,但在摩托车上的普及率并乐观。而在摩托车文化深厚的欧洲,欧盟要求在2016年登记上市的超过125cc的新车均强制搭载ABS制动系统,而2017年则全面加装ABS。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星探:电动车加装ABS将是大势所趋//ebike.zol.com.cn/652/652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