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展示汽车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被弹射出去的演示视频近日引发广泛关注。画面中,一辆车身张贴着“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标识的车辆正在进行动力电池弹射技术测试,电池在触发机制后被迅速推出车体数米远,实现车体与电池的快速分离。
针对此事,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视频内容为动力电池弹射技术的内部测试画面,测试过程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该项技术的研发并非为了推卸责任,而是着眼于解决电动汽车在发生热失控后电池难以拆卸和维修的实际问题,主要应用场景为车辆维修环节。
据了解,该技术由该中心与均胜电子联合研发。负责人强调,这一系统的操作具有严格的安全前提,并非可随意触发,必须在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员手动操作,不存在随意在任何场合启动弹射的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即将实施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标准,新规将于2026年7月正式生效。新标准要求,在电池系统内出现单体电池热失控的情况下,整个电池系统须在至少两小时的观察期内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维修行业还需面对热失控发生后如何安全处置电池的挑战。
该负责人指出,未来维修场景中,若电池具备修复条件则进行修复;即便无法修复,也应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电池故障导致整车损毁,从而提升维修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研发汽车电池弹射技术应对热失控https://ebike.zol.com.cn/1052/105280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