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电动自行车早已迈入全面智能化时代,价格也水涨船高,动辄万元以上,对许多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那么“亲民”。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智能功能,两轮电动车也紧随其后,成为智能化新宠。包括台铃、九号、雅迪、小牛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纷纷加大在智能技术方面的投入,推出的电动车型不仅具备联网功能,甚至引入了类似无人驾驶的技术。
在车辆核心参数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市面上的智能电动自行车价格普遍比传统车型高出三成左右。以某电商平台的小牛官方店铺为例,入门款F100售价为2399元,而旗舰款RQI的价格则超过三万元。在北京一家小牛电动车销售门店,店主表示,除去电机、电池等基础硬件的差异,智能化配置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对此,消费者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质疑,一辆最高时速被限制在25公里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是否真的需要花费数万元去追求所谓的“智能化”?此外,购车并不是终点,许多品牌的智能功能还需持续订阅相关App服务才能使用,比如车辆定位、行驶轨迹查看、电池状态管理以及智能防盗等功能,若停止付费,这些功能也将随之失效。
不少用户反映,部分厂商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悄然上调App服务费用,一旦用户拒绝续费,车辆的智能功能就形同虚设。这样一来,所谓的智能电动车,与普通车型相比,差别似乎也不再那么明显了。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自行车迈入智能化时代,万元高价引争议https://ebike.zol.com.cn/1016/1016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