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多项更新,旨在提升产品安全性与交通管理的规范性。
新规明确,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当车速超过这一限制时,电机必须自动停止动力输出。此举旨在有效减少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升骑行安全性。
随着新规实施临近,部分品牌已开始调整市场策略,一些企业陆续在电商平台下架相关产品,个别品牌甚至暂停了全线产品销售。据了解,目前线上渠道正在推进新旧标准产品的更替,而线下零售端仍以销售原有标准产品为主。
经销商透露,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尚未投入生产,而旧标准车辆将在8月15日后停止制造。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手中现有电动自行车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的疑问。
对此,专家表示,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并不会被强制淘汰,消费者可继续使用,更换与否取决于个人意愿。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新标准主要适用于企业生产、销售及相关经营活动,普通消费者已购置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限制,不存在强制报废问题。
除了对车速提出更严格要求外,新国标还对多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包括:
- 提高对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
- 明确整车所用塑料部件的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 增加对电机低速运行时转矩的要求;
- 强化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部件的防改装设计;
- 提升整车制动性能指标;
- 对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将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调整为63公斤;
- 提出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及产品一致性管理要求;
- 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备北斗定位、通信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 不再统一要求所有车型配备脚踏装置;
- 鼓励车辆加装后视镜装置。
此次标准升级体现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在安全、环保和技术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提升,也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规范支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施行,多项技术要求升级https://ebike.zol.com.cn/1016/10161891.html